分  类

联系我们

电话:0451-82898165 

QQ群:143335854

微信:hljxjzxh

邮箱:hljxjzxjz@163.com

地址:哈尔滨市南岗区哈西大街55号




小记者站

南马路学校


添加时间:2016-05-18



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由周恩来的同窗邓洁民先生于1919年创建,最初为东华学校小学部。1928年东省特别区教育局接管东华学校,小学部与之脱离单设。2013年7月1日,南马路小学与53中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——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,由全国劳动模范赵翠娟同志任首任校长。2015年1月,赵翠娟同志被任命为南马路学校终身名誉校长,王维忠同志接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。多年来,学校始终致力于学习型学校建设,在全国率先提出“让读书成为习惯”的校风,形成了以校风为标识的办学特色。

目前,小学部与初中部共有66个教学班,286名教师,2858名学生。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巾帼文明岗、全国三八红旗单位、全国特色学校、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、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黑龙江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、哈尔滨市劳模单位、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。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工人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、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均对学校进行过报道,《人民教育》曾9次介绍学校经验,《中国教育报》两次在头版头条对学校进行专题报道。

教育是诚实的事业,只有老老实实遵循规律,才能守正务实地做好真教育。在21年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历程中,学校始终围绕“建设学习型学校”这一恒定不变的主题进行探索。王维忠校长在传承中有创新,在固本中求发展,继续打造书香校园,并大力倡导亲子共读。读书之风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,辐射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,感召着学校中的每一个人,教师、学生、甚至家长都被这所溢满书香的学校深深吸引。

一、打造教师社团,收获职业幸福感

学校极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。为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,学校组建了多个教师社团和以“幸福公社”和“清溪谷”为代表的学科学术研究组织,成长起来一批师德高尚、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,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共振效应。学校倡导校内民主,主张“让士兵说话”,为教师搭建话语平台——智慧泉;建立校政联席会议制度,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。每位教师都找到了归宿感和职业幸福感,形成了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的良好态势。

学校把“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”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。教师社团根据自己的职能需要,制订计划,开列书目,基于工作自觉读书,记工作日记。老师们在社团中带着问题进行团队学习,用学到的理论审视工作中的问题,扩展能力的同时享受着做教育的快乐。

关于师德,学校提出“爱每一个孩子是南马路学校的天条”。由69名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。家长们说,“把孩子送到南马路学校是我最正确的选择。”

哲学家罗素说:“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工作。”在这所浸润浓郁书香的校园里,老师们不间断地读书学习,努力提升专业化水平,团结协作,资源共享,收获着职业的幸福感。

二、夯实“五项童子功”,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

“童子功”是童年时期练成的可以受益终生的功夫,也是童年没练好,长大想补也没法补的功夫。学校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所提出的“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”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,并具体确定为阅读、写字、计算、写作、科学素养五项童子功。

学校将“阅读”列为五项童子功之首。在2002年设立樟树儿童读书奖,迄今已颁奖12届,共有1472人次获奖,其中有57个家庭获亲子读书奖。为学生开展“浣书流”工程,精选一大批优质图书作为活动用书。每本书都有编号,每班28种56本,学生、班级、年级之间根据《“浣书流”工程实施细则》互换书籍阅读。课外阅读总量远远超过了《课标》中规定的不少于400万字的目标。学校从1998年开始设立“校园写字节”,已颁奖16届,共有10852人次获奖。为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做到书写正确、规范,学校建立了每学期一次的“写字过级”制度。每次过级时,学生如出现3个以上的错别字,必须二次过级。为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情,学校开展“文思泉”写作系列活动,学校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在课堂上完成,在习作下面注明写作时间和地点。学生在兴致盎然地攀登“快乐笔”“芸香草”“清风荷”“文思泉”这一个个台阶的过程中,养成了热爱写作的习惯。为提高计算准确率,教师设计了“计算天天练”活动;教师带领学生种菜、养鱼、观察蚯蚓、做模型、折纸飞机……学校还非常重视体育课,关注课间操,对于锻炼的时间和质量都有严格要求。2004年,学校开始教师生打太极拳,至今已坚持11年。每天下午大课间,全校师生都要打上一套太极拳,那虚实开合、动静进退的招式已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。

九年的时光里,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是幸福的。他们在书籍的海洋里自由地徜徉,伴着名家经典体味生命拔节的奇妙音响;在“赛恩斯影城”看科幻电影,探寻神秘的科学世界;在“我是农场主”中感受耕耘和收获的喜悦;在“毕业典礼”中唱骊歌,放气球,把自己的理想告诉天空,品味成长的滋味,留下永久的记忆。

三、铸“常规”之剑 ,兴“高效”之势

多年来,学校始终坚持固本培元,寓素质教育于常规工作中。王维忠校长任职以来,更加鲜明地提出,“常规,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,要在坚守中求创新。”

在坚守与探索中,课堂发生了变化,变得异彩纷呈、情谊融融;教师发生了变化,变得信心百倍、乐教善教;学生发生了变化,变得活泼灵动、好学乐学。这些变化得益于课堂教学改革,也得益于对“常规”之剑的铸造。通过常规工作中的精抓细管,课堂容量增大了,学习效率提高了,学生成绩进步了。

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,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,学校提出“‘学、思、议、点、练、拓’六字教学模式”。学,即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,重在课上读懂教材;思,即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;议,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,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、交流,形成正确认识,提出不理解的问题;点,即教师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的点拨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、学习技能的指导;练,即进行针对性的巩固或检测练习;拓,即拓展延伸。经过充分研讨,教师达成共识,第一个环节的“学”是“六字教学模式”中的重中之重,具体体现为“教材四看”,即课前看、课上看、做作业前看、单元复习前看。通过阅读教材,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,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扎实了。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,由原来的“教教材”变成了“用教材教”。

各科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,须精选题型,控制作业量,由班主任统一协调。在作业批改方面,学校要求教师做到“五必”,即留必收、收必批、批必评、评必明、错必究。教师在批改作业的同时要完成《作业质检报告单》的填写,如本次作业发现的共性问题、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、针对共性和个性问题教师要采取的措施等。从作业的布置到批改,切实做到了“减负高效”。

学校还提倡师生之间的“三面一自”。所谓“三面一自”是指教师的面批、面评、面讲和学生的当面自改。教师的面批、面评、面讲,既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,又使学生多了对教师的亲近感,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较大提高。学校要求所有参加中考学科的老师每周至少要有一次这样的辅导。通过这种特殊形式的辅导,个别偏科的学生得到了强补,不爱学习的同学坐住板凳了,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更饱了。

不注重对问题的搜集和整理是现在孩子的学习通病,为了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,学校又提出了关注“三本一册”的规定,“三本一册”即笔记本、练习本、改错本,试卷册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记笔记、做练习、整理错题本,学生养成了“错中淘金”的好习惯。

抓好常规管理,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潜能,使课堂从低效走向高效,同时也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工作。学校2013届省市重点升学率达到了66.67%;2014届又突破了80%大关,总分、平均分、各科平均分均名列道外区第一名,张东荷雨同学摘得道外区中考状元桂冠。

浓郁的读书学习之风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;教师因读书学习而提高了专业素养、丰盈了精神世界;学生在书籍的芬芳中汲取营养,为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亮丽的精神底色。

 

校    风:让读书成为习惯

校    训:弘毅 求真 独立

制胜王牌:团结协作、资源共享

黄金思想惟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,惟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

           取法乎上,得乎其中

      错中淘金

校    徽由“南马路”三个字的开头字母组成一抽象的大象图案,寓意智慧、力量和善良。又可以看作即将起跑的运动员,寓意厚积薄发。 

校    色蓝色。象征沉静、安详、博大,寓意师生用大海一样的胸怀吸纳百川。

















 

上一页:团结小学校
下一页:暂无